作为水处理工程师,我们反复验证:未经验证的盲目投药,是导致药剂失效、成本浪费的“隐形杀手”。要实现漆渣紧实上浮、清水回用的目标,添加A剂前的这5项水质检测必须严格执行:
喷漆废水普遍偏酸性(pH 4-6),直接影响A剂(阳离子型)的电中和效率。pH<5时电荷活性下降30%以上,需提前用片碱调节至6-9的黄金反应区间。现场需配备实时pH监测仪,避免凭经验估算。
通过浊度仪快速测定水体浑浊度。NTU值>200时,表明废水中悬浮颗粒(油漆树脂、溶剂残留)严重超标,需同比增加10%-15%的A剂投加量,否则难以完全包裹污染物。
电导率>3000μS/cm的高盐废水(常见于沿海工厂或使用脱脂剂场景),会削弱漆雾凝聚剂分子链的伸展性。提前检测可针对性选用耐盐型AB剂,避免出现“用药无效”的假象。
使用快速COD检测包测定化学需氧量。当初始COD>5000mg/L时(如汽车喷涂线),需采取分流处理或预曝气降解,否则单靠AB剂难以负荷,易导致水体发黑发臭。
取水样静置30分钟,观察沉淀分层情况。若底部沉渣颗粒粗大(>100目),需搭配悬浮剂增强网捕作用;若细颗粒居多(如水性漆),则优先选用高电荷密度的造渣剂。
某汽配厂曾反馈AB剂效果波动,经排查发现其前处理槽残留大量脱脂液(pH=12.5),导致A剂尚未反应即被碱解。仅通过调整中和顺序,药剂成本立刻降低22%,漆渣含水率从85%降至60%。